上苏庄,位于蔚县宋家庄镇东南山脚下,现有户数600多户,总人口2000余人,耕地面积约6700多亩。她是宋家庄镇辖区中最为古老,且民风淳朴、民俗独特的一个较大村堡。
镛锣堡 响堂街
据有关专家考察,远在新石器时代上苏庄村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后根据村民建房挖窖时出土的石磨、灶台、盆碗、钱币等物进一步证实,北魏时期上苏庄村已经是蔚县境内一个人丁兴旺、生活富庶的村庄了。但是当时的村址不在现在的庄堡之上,而是在现在村西的西洼之处,村名也不叫上苏庄,则叫“底村”。那时候的“底村”,在东南山峦草本茂密、鸟兽成群的原始森林的掩映下,仰承北口峪和水峪两大峪口的两股山泉溪流的滋润,人们每年都能丰衣足食,乐享太平。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草木疏了,山泉浑了。山洪的屡屡爆发,时时威胁着“底村”从们的居住安全。于是,他们请来风水先生在村东高处选了新的村址,于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建起庄堡,取名“上苏庄”,“上”与原来的“底”相对,取“上走”之意,“苏”取万物复苏之意,希望新的庄堡能为全村人再造辉煌。
上苏庄的建立,至今已有450多年,堡墙、堡门和堡内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俯视上苏庄古堡其形状恰似打击乐器的镛锣模样(用木框做架,界成若干方格,方格内挂有小铜锣)。东西南北交错的街道是镛锣的框架,一幢幢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好象一只只镛锣挂于框架之上。所能,上苏庄堡也叫“镛锣堡”。堡内明代四合院建有44所,清代四合院建有22所。这些四合院除了都有明清两代民居建筑风格处,独特的是每个四合院又有所不同,各具特色:有的是连环院,有的是里外院,有的设有过厅,有的建有前廊,有的青砖灰瓦朴实无华,有的雕梁画栋雄宏豪大……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赵家院落的二门内还建有“仪门”(迎接贵宾的门,平时不开,来人绕行两边。女眷更不能从此门经过)。这在明清时代普通居民建筑中是很少见的设置,很有保护价值。
虽然历经了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但上苏庄古堡中这些“镛锣”般布局的四合院大部分还保存较好,而今仍有人家在里面安居生息。
大概是受“底村”时水患的启迪,上苏庄堡内的地形东高西低,落差很大,条条街巷又用山石铺就,泄洪十分方便。无论是大雨小雨只要一落地,很快僦顺势流出堡外。每逢雨天,街巷中的流水通过一块块山石铺就的台阶式路面,总会发出哗哗啦啦悦耳动听的响声。因此,人们又反上苏庄堡内街道叫作“响堂街”。“响堂”是这一带百姓对演奏音乐的厅堂的方言俗称。也就是说,雨天落下的流水在上苏庄堡内街道上有声有色的流淌,宛如是在演奏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故曰“响堂街”。
这“镛锣”堡的设计,“响堂”街的形容,为上苏庄村堡增添了浓郁的文化色彩,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暇想。
庙宇全 艺人多
上苏庄村的庙宇全、艺人多,这两大特点在蔚县远近闻名。
上苏庄村到底都有哪些庙宇?现在能够看到的和能够回忆起来的就有:财神庙、福神庙、风神庙、龙王庙、观音庙、五谷庙、奶奶庙、五道庙、三义庙、井神庙、关帝庙、三元宫、阎王殿、释迦寺等。这些庙宇除财神庙、井神庙、龙王庙、奶奶庙和福神庙已成残垣败瓦之外,其它仍然保存完好。特别是三义庙、关帝庙、三元宫、释迦寺中的壁画还栩栩如生,清晰可见。一个独立村堡,建有如此多而全的庙宇,这在蔚县境内是不多见的。
旧时代庙宇文化虽然是泛神论的产物,但它又是地方文化繁荣的见证,也是这个地方民风民谷的缩影。且不谈发明这些神鬼殿堂者最初的用心何在,但由那些庙宇引发出的一个个弃恶扬善、赐福添禄的神话和传说,倒是影响了一代代上苏庄村民,为该村淳朴民风的形成起到了“善劝”引民的作用。
在上苏庄众多庙宇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三义庙。一般的村堡北端建造的都是真武庙,供奉真武大帝。庙门的楹联是:宝剑辉煌驱逐千邪归海外,旌旗闪烁招来百福赐人间。借此祈求平安。而上苏庄堡墙北端建造的却是三义庙,供奉齐备、关羽、张飞。庙门的楹联是:三人三姓三结义,一君一臣一圣人。这又是祈求什么呢?有人说:相传,齐备是压火水星,三义庙是为了与堡墙南端祭火神用的灯山楼遥相呼应,取水火平衡之寓意而建造的,但从建堡时张、田、柳、孟、王等姓氏人家都能在这里扎根生活来看,三义庙的建造,最大的寓意在于一个“义”字。人们祈求的是刘、关、张那种同生死、共患难的侠风义骨能在上苏庄村发扬光大。这一点,将在下文有关民风的叙述中更能得到印证。
上苏庄建堡时,在堡门处左右用石头和黄土垒砌了毛笔头和砚台模样的建筑物,现在仍然能看出其形状。据说这是希望村里多出些文人。历朝历代上苏庄村出了多少文人举子?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无人知晓。传说明末清初该村有一刘姓子弟曾考取了功名在他乡为官,但无法找到史料记载,亦说不清来龙去脉。可要说起上苏庄的戏曲艺人和武术艺人,倒是闻名遐迩,有口皆碑。
上苏庄的戏曲演唱活动历史悠久。初建堡时就在堡内十字街口设有“乐善亭”,专供艺人们吹拉弹唱,一来为敬神,二来为自娱。明朝末年,弦子腔、道情戏等最初的戏曲表现形式在上苏庄就十分流行。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蔚县秧歌已经发展成戏曲雏形,学唱秧歌戏又成了上苏庄村人闲暇时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咸丰、同治时期,上苏庄村已经有了自己的秧歌戏班。光绪以后,他们培养出大批闻名四乡的秧歌戏艺人。其中最为出类拔萃的要数武生袁守千,他扮相英俊,唱腔圆润,武功极高。唱戏时他使用的是真枪真刀,耍得异常精彩,倾倒了无数观众。
从帝王将相的明清两世到连年战乱的中华民国,上苏庄村唱戏学戏的民间活动从未间断。1948年蔚县解放,我人民政府司法机关暂住上苏庄时,见村里的老百姓如此爱戏,就将村内用于念经摊派的粮食集中起来,从涞源县请来晋剧名角李化宣(艺名眼子旦)教唱晋剧。从此,上苏庄的戏班又从蔚县秧歌演变成了晋剧。这也是蔚县境内当时为数不多的一个晋剧戏班,也叫大戏班。
上苏庄晋剧戏班得益于村人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很快发展起来,两年后唱红了蔚县四乡,一大批晋剧新秀脱颖而出,象须生康德成,花脸赵桂印、李福财,生角袁国、袁文堂,旦角田作、郭为香,安全、郭翠莲等,不但在蔚县唱得红、叫得响,就是在山西雁北、张家口坝上、内蒙古一带也同样小有名气。1951年蔚县就是以这些艺人为基础成立的新生剧团。蔚阳合县后,他们有的进了阳原剧团,有的分配到崇礼剧团,有的则受聘于山西、内蒙古等地的市、县剧团。无论在哪里,这些出生于上苏庄古堡的艺人们都是戏中的主角,团里的台柱。
有人说上苏庄是“戏窝子”,这话不假。只要你到上苏庄,随便找个人就会喊几嗓子唱几句。四百多年来,上苏庄的戏曲艺术和戏曲艺人们不但丰富了本村堡人的文化生活,而且还为蔚县、及至蔚县周边地区的戏曲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除了戏曲艺术以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上苏庄的武术艺人。清朝光绪年间,一名叫王青的耍武卖艺人,据说是因打劫皇纲而逃难来到上苏庄。上苏庄人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在堡内三义庙西侧为其建了武场,让他教授村里的青少年演练拳脚、习武刀枪。这位王青只在上苏庄住了近三年,但他为上苏庄营造了习武的氛围,并培养出不少武术人才。象袁逢、袁学父子和马高等人,都是源于王青师傅的武功真传,刀、枪、鞭、镖玩得十分精湛,名震十里八乡。1899年后,曾在上苏庄武场习练武艺的青年男女,大部分参加过义和团和红灯照的反帝爱国运动。
上苏庄古堡以她独特的人文环境造就了这些让后人赞叹的民间文化艺术人才,反过来,这些艺人们又以他们的才智和勤奋,使古堡的文化得到继承、发展和繁荣。
民风朴 民俗特
上文说到,上苏庄初建堡时就有张、田、?、孟、王五大姓氏,他们都是同时从“底村”进入新的庄堡的,齐心协力共同创建了“上苏庄”这个新家园。上苏庄堡的建立,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扩大了生产生活面积,特别是这里团结和睦的民风,吸引了更多姓氏人家陆续迁居上苏庄。其中有袁、郭、刘、赵、康、马、陈、安等姓。这些人家,有的是从本县别村迁来,有的是从涞源、唐县等外地逃荒落难而来。不管是来于何方,姓什名谁,他们都可以在上苏庄垦得土地,建造房舍,繁衍后代,安居乐业。在上苏庄,从来就没有姓氏远近之别,家族亲疏之分。一村人就是一个大家庭,一家有难大家支援,一家有喜全村皆欢,象这样和睦的民风,从村人办丧事中就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在农村死人办丧事,抬材(出殡抬棺)、打墓只能是本家近亲帮忙或花钱雇人,而上苏庄却不同,无论是谁家死了人,抬材打墓的事情找村里谁都会帮忙,更不要工钱。如果被找的人确有急事不能去,也要先应下来不得拒绝,然后自行为丧主家找人帮忙。象丧葬这种在乡村有很多忌讳的事他们都能如此仗义,那村人之间其他需要帮助的事就更不在话下了。
行善事、主正义、爱祖国、爱家乡,更是上苏庄村人引以为荣的传统民风。大概得益于庙宇文化的“善劝”和戏曲文化的“花劝”,自古以来,上苏庄人就以历史上的忠臣良将为楷模,以孔孟之道为行为准则,历朝历代没有出现过强盗、刁民、汉奸之流,一方净土养育了一方良民。但对那些危害国家安全和村民安宁的恶势力,他们会同仇敌忾,群起而攻之。清光绪末年,外国势力不断侵入中国,洋教遍布蔚县,洋人横行乡里。上苏庄青壮年擎义旗、持刀枪,毅然参加了声势浩大的仇教反洋运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上苏庄地处我游击区和敌占区之间,他们目睹了日寇的野蛮行径和***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同时也感受到我八路军和******人救国救民的浩然正气。于是,村民们白天敷衍敌人,晚上为我游击区送柴送粮,通风报信。当时,上苏庄被我军政人士誉为:“斗敌的前哨,革命的粮窖”,为了支持革命,这村的民众还把大批青年送到我游击区,让他们参军参战,保家卫国。象解放后曾任南宁日报社党委书记的郭耀(史常穷),张家口市蔚县老虎头煤矿原党委书记袁蔚,在蔚县多年担任区长或区委书记的王建国、刘皋等,都是当年上苏庄古堡走出来参加革命的热血青年。他们带着家乡父老的希望与重托,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上苏庄淳朴的民风培养了一代代善良、正直、勇敢的子孙,同时也开创了很多独特的民俗活动。
除夕午夜祭冰灾。相传,这一民俗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流传至今从未间断。目的是祈求天公赐村民以甘霖,免百姓于雹灾。每年的除夕午夜十二点,由村长、村副(现在由村委书记、主任)携村里办事人员等,洗手后,带上祭品、祭文,排队从三元宫出发到村西北角处,一路上不能说话。到达目的地后,先摆供品烧香磕头,然后点旺火(用柴禾、柏枝点起的篝火)、鸣炮,再将供品、祭文扔到旺火里烧掉,祭祀结束。据说,该村自祭冰灾以来,没有遭受过毁灭性雹灾。
正月初八拜人子。这天,村里为正月十五的社火活动要组成领导班子,叫“元宵班”。他们要用红纸做成请贴,上面写个“拜”字,沿街巷挨门挨户送到每家主人的手里,就叫拜人子。这一民俗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给正月十五期间的社火队伍和戏班演员募捐。凡接到红贴的人家都要蒸上二斤白面的馍馍,于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送到戏台上。做好的馍馍还要在戏台前的八仙桌上展览,以示众人效仿。元宵班收到的馍馍就是正月十五期间社火队伍和戏班演员充饥的“干粮”和报酬。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好转,送馍馍渐渐被烟茶钱物所替代。
家家户户竖灯杆。春节期间,蔚县各地都有在门前挂灯的习俗。而上苏庄每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家家户户都要在院当中竖起十米左右高的木杆,将各式各样的灯笼挂于木杆顶端,一直挂到正月十六,所以叫灯杆。这一民俗是配合该村元宵节期间的拜灯山、敬火神而形成的,每逢春节的夜晚,上苏庄的天空就变成了灯的世界,西瓜灯、福字灯、龙凤灯、花鸟灯、五星灯……五彩缤纷,遥相辉映,在点点繁星的陪衬下美不可言。
春节两次贴春联。贴春联,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民俗。但各地春节只贴一次春联,取辞旧迎新之意。上苏庄的人们春节却要贴两次春联。一次是年三十,一次是正月十五,他们说年三十贴春联是为了换新颜,正月十五贴春联是为了敬神仙。难怪两次春联的内容各有不同,三十贴的是: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十五却换成了:碧落星辰临法会,霞发瑞彩广无边。
元宵三天拜灯山。在上苏庄众多民俗中,拜灯山的民俗是最隆重、也是最引人入胜的活动。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当夜幕降临后,堡内南端的灯山数处热闹非凡。人们争相观看由数百只陶瓷灯盏摆成并点燃的吉祥字样灯火图案,并频频拜祭祈求平安。配合还要唱大戏,耍社火。
二月二吃面茶。农历的二月初二,老百姓说是“龙抬头”的日子。这天,上苏庄村由村里主事的会首(现在的村主任)组织人到县城买回熟莜面和大饼,将熟莜面熬成糊糊,称为面茶。村民每家都要拿上碗、盆来领面茶和大饼。大饼上有一黄贴,写上什么庙在什么时间需要上供,领了面茶的人家就要按黄贴上的安排,到时间主动去上供拜祭。前面不是说该村的庙宇多而全吗?这一风俗的巧思妙想,省去了村里主事人对庙宇祭祀活动安排的诸多麻烦。
上苏庄这一古老的村堡,留给后人诸多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和淳朴而独特的民俗,电视剧《敌后武工队》、《亮剑》、《飞》、《狼毒花》等就是看上了上苏庄古堡的古文化氛围,在这里拍摄了大量镜头,使这原生态古村堡形象展现在了全国的荧屏之上。而今的上苏庄,是县级文明村和十佳党支部,他们在新世纪的征途上同,以新的风貌,创造着新的辉煌。 |